一、檢查整車的油、水、電路
主要包括機油,變速箱油,防凍液,制動液,玻璃水,以及電瓶。如果是剛剛保養或者還未到保養周期,則不需要更換機油,只需檢查機油的液面是否在機油尺上限下限之間偏上一點。變速箱油則要檢查是否有足夠的粘性。防凍液液面要保證在防凍液補水壺內上下限之間。另外,制動液是否足夠,電瓶接頭是否牢靠,都是必不可少的檢查事項。
還要注意的是,應該檢查一下是否有漏油漏液現象。比如可以著重檢查發動機水管卡箍是否出現松動導致防凍液滲漏的情況。
打開發動機蓋,大致看一下塑料、橡膠器件有無老化、裂縫或松脫,尤其是冷卻管、傳動皮帶、點火導線和火化插頭等。火花塞是否完好。現在汽車發動機都有電腦控制,因此跑長途前確保發動機及其電腦都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是有好處的。

二、檢查愛車底盤
新車的底盤倒是不用過多的進行排查,只要沒有撞損,一般都是比較可靠的,可以升起車輛目視看看。對于2-3年以上的車輛來說,還要檢查發動機排氣管吊環是否出現受熱腐蝕現象,如有存在問題,就要及時更換掉,否則長距離行使,有可能導致吊環斷裂,排氣管脫離原裝位的故障。如果車輛的車況一般,車齡在5年以上,還要更多的檢查,油箱的兩條橡膠油管是否出現腐蝕的現象,故障表現為,輕輕用手捏,或者轉動油管,如果看見龜裂的現象出現,那么就需要毫不猶豫的更換整套油管。底盤的各種連接螺絲也要注意檢查,一旦發現銹蝕嚴重,應該立即更換,然后要緊固大部分重要螺絲。

三、仔細檢查車輛的輪胎、制動、懸掛、以及傳動部分
輪胎是車輛的基礎,我們要著重檢查輪胎是否磨損正常,在輪胎花紋縫隙是否存在釘子扎入或玻璃的劃痕。另外,備胎也要取下來,仔細的檢查,不能只是目測,備胎的胎壓,可以適當的高0.5個壓力。如果是跑長途輪胎的壓力可以比標準稍微下降0.3個壓力。如果在用輪胎磨損較大,更換新輪胎。雖然每輛車之前可能都做過動平衡和四輪定位,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行駛后,有可能需要重新進行,在跑長途之前做一次動平衡和電腦四輪定位,避免出現這些方面的問題,還是很有必要的。
剎車的檢查,可以通過試車來測試,是否存在剎車跑偏,剎車抱死,以及剎車抖動等現象,如果有,應該及時處理。對于2年以上的車來說,也可以將四條輪胎取下,仔細檢查剎車盤片是否正常,磨損是否有差異,剎車卡鉗回位是否正常,以及兩側對等位置的剎車力量是否近似均勻。
懸掛的檢查比較簡單,可以看看表面是否漏油,或者有不正常磨損等等。可以在洗車時注意沖洗懸掛,然后容易看出來一些。懸掛損壞不可將就,應該及時予以更換。特別是前輪懸掛,更應該注意維護。同時也要打開發動機引擎蓋,看看懸掛的塔頂固定螺絲是否有松動。半軸也應該仔細檢查,看看防塵套是否破損或者有漏油。四驅車輛要注意檢查傳動軸兩端的固定螺栓是否牢靠,以及法蘭盤是否緊密結合,否則容易出現重大事故。

四、檢查車、內外的燈光是否工作正常
需查前大燈、尾燈、剎車燈、轉向燈、警示燈、霧燈,要注意車輛燈光要求必須合乎法規要求,需要使用專門的儀器檢查,此項檢查需要到專門汽車維修店進行。雖然平時很少使用霧燈,但跑長途時往往要使用到,所以別忘了要檢查前、后霧燈能否正常工作。此外,一般汽車泡的使用年限也就兩三年,所以如果車燈已經使用超過2年,那么在出發前給予更換。如果大燈曾經維修過,建議根據駕駛者的高度,重新調整燈光的高度和聚光性能。有的車可以自動調整燈光的角度,但有的車必須自己動手調整。
五、應該備好一些維修工具
比如電動打氣泵,可以連接車內充電口以及點煙器給輪胎充氣。對于長途旅行,購買一個這樣的裝備挺實在。隨車工具一定要帶好。有條件的話購買那種專用工具,很多隨車工具的硬度都不夠,使用不夠便利。

六、手剎,雨刮器也不要忘記檢查
雨刮器工作是否正常,雨刮片的磨損是否在正常的范圍內。由于現在基本沒有單獨的雨刮膠條更換,所以必須更換有問題的雨刮片總成。
手剎手柄有一個拉動的行程,通常規定,當手柄提拉到整個行程的四分之三時,手剎系統就應該處于正常的剎車位置。
七、行駛證、駕駛證、身份證等證件得帶齊了,順帶拿一些現金,雖說現在電子掃碼支付很方便,但是有時候備點現金有備無患。